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指南
印江中等职业学校2023年招生要求、招生计划招生计划同样是每个学生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。招生计划直接决定了招生的数量和相对应的录取难度,对于申请者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。在申请过程中,申请者应该了解学校或机构的招生计划,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申请项目和学科。了解招生计划还可以让申请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,并为自己的申请过程做出更好的规划和安排。
印江中等职业学校概况
我校成立于1986年10月,2001年被评为贵州省首批合格中等职业学校,2013年被铜仁市教育局评为合格中等职业学校。是集中等职业教育、技能培训、教师培训、成人电大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培训基地。学校长期坚持“校校联合、校企合作、校政结合”的办学模式。
印江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
学校教职工88人,其中省、市、县骨干教师6人,省评标专家2人,县管理专家1人,中学高级教师16人,“双教师”教师21人,外籍兼职教师15人。每年有2613名学生、近500名成人电力大学和本科生接受1800多次短期培训。
目前,计算机应用、学前教育、电子商务、汽车应用与维修、茶叶生产与加工、畜牧兽医、护理、服装设计与技术、中餐烹饪与营养维修、高级酒店运营与管理等10个专业。
印江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和主要培训目标
办学方向:面向企业,面向生产,面向科技进步。
培养目标:培养具有高中学历的德艺双馨应用型人才,实现“中职一人,就业一人,脱贫一家”的目标。
印江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招生计划
护理、学前教育、茶叶生产加工、服装生产营销、计算机应用
印江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助学政策
符合国家政策的城市生活津贴家庭和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,应当凭有关文件阅读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,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给予两年的生活津贴。
印江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地址: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。
印江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优惠政策
1. 所有申请印江职业学校的学生均享受“三免一助”政策(免学费、住宿费、书费、国家助学金)。
2. 所有学生每年享受国家助学金2000元,共4000元。
3. 贫困农村学生可享受贵州省教育定向扶贫资金1900元/年,共3800元。
4. 精准扶贫班除享受“三免一助”政策外,还将招收80人,免除所有代收费。
印江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注册事项
1. 报名时间:从2023年6月24日开始,到10月30日结束。
2. 新生报名时必须携带身份证和家庭户口簿。农村注册学生还需携带乡镇(街道)出具的贫困家庭子女证明材料。
3. 新生需要支付校服费、床上用品费、保险费和必要的培训耗材。其他收费项目和标准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。
印江中等职业学校学费收费标准标准标准标准
1、免收学费。五年制高职院校前三年免收学费,后两年按相应专科标准收费。
2、杂费、书本费、住宿费、水电费按县物价局指导价收取。
印江中等职业学校优惠政策
1、所有申请印江职业学校的学生均享受“三免一助”政策(免学费、住宿费、书费、国家助学金)。
2、所有学生每年享受国家助学金2000元,共4000元。
3、贫困农村学生可享受贵州省教育定向扶贫资金1900元/年,共3800元。
4、精准扶贫班除享受“三免一助”政策外,还将招收80人,免除所有代收费。
印江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
培训规模
学校坚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“两轮驱动” 高度重视社会培训的发展战略。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、县中小企业签订培训合作协议,广泛、深入地开展企业职工岗前培训、在职培训、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、劳动就业培训等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2023-2023 培训在学年内完成 468 人次,2023-2023 培训在学年内完成 524 人次。
教师队伍
学校现有教职工 81 人,其中专职教师 74 人,生师比 23:1.专职教师本科以上学历 92%,研究生学历 1 人,占 1.3%;中级以上职称 35 人,占 44.9%;高级以上职称 17 人,占 23%;专业教师 44 人,占 59.4%;双师型教师 14 人,占专业教师 32.6%; 50 老教师年龄以上 22 人,占 27.2%;35 岁至多 49 年中青年教师 18 人,占 22.2%;35 年轻教师年龄以下 41 人,占 50.1%;兼职外聘专业教师 15 人,占 18.5%具有技师以上或中级以上职称。现有省级特级教师 1、省级骨干教师 1 人,市级骨干教师 3 人、县 -5- 级骨干教师 6 人、县管专家 1 人。
设施设备
2023 2000年,学校进一步整合和规划了校内培训基地的布局,重点提高了培训基地的建设质量和功能,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实践环境。经过扩建和扩建,目前有学校 7 共有专业实训室 33 同时,它可以容纳实训学生 1005 人。
学校的所有办学条件都符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 -6- 为提高生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和有力的支持。
综上所述,了解招生要求和招生计划非常重要,这对每个申请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申请人在准备申请材料时,应认真、耐心,并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。同时,申请人应深入了解招生计划,准确掌握每个申请项目和学科的录取难度。只有充分准备和理解,我们才能顺利进入最喜欢的学校和专业,为我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。